Search

【內心陰影被光明照亮後,看到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上週六線上講座【安定正向教養...

  • Share this:

【內心陰影被光明照亮後,看到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上週六線上講座【安定正向教養 養成正向安定孩子】,我講完四種孩子不當行為時,一位學員小穎在線上舉手提問。

我邀請她開麥克風提問,她問到:「...有沒有辦法可以在教養過程中,不要讓孩子感到委屈?」但我聽她說著,感到她語帶哽咽。

要回答問題,需要先瞭解問題背後的原因;要處理事件,必須先處理情緒。於是,在她壓抑著情緒敘述到一半時,我刻意地打斷了她、請她先停下來,並感受自己。

在核對了幾個感受後,在另一邊的她已開始哭泣了。

她告訴我,除了難過與受傷,還感到非常委屈。

我相信是剛才的內容,無形敲打了她的冰山,讓內心深處有所共鳴,才會把冰山裡壓抑著的情緒敲擊出來,讓她感受到。

是什麼原因感到委屈呢?她說著,以前父母對她很嚴格,常讓她感到很難受。記得大概在小學三年級時發生過一件事,當時她明明是受害者,卻只被爸爸媽媽說是自己不對,只因為父母一口咬定,所以根本不想聽她解釋,也不准她解釋。

這只是冰山一角,但也足以窺探她從小內心受了多少苦,心裡有多不平。壓抑著的傷痛,逐漸變成了她內心的陰影,並在成為母親之後,無意識地影響著她教養的觀念與模式。

在孩子成長過程,環境必須給予有限制的自由,方能讓孩子從外在紀律逐漸發展出內在紀律。試問孩子在過程中,怎麼可能不會感到委屈呢?

所以這位媽媽雖然問的是「怎麼讓孩子不委屈」,其實是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她自己無法接納委屈」,因此把這觀點無意識地投射到孩子身上,變成「她不想讓孩子感到委屈」。因為從小到大,她不斷承受著委屈之苦,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

於是,在線上我與她展開對話,讓她逐漸看見小時候的自己與她現在如何看待孩子的因果關係。

對話雖然有一點長,但與會的參加者不但有耐心地聆聽,之後還紛紛鼓勵這位媽媽,並回饋這番對話給他們很多體驗與收穫,也撫慰了自己內心。

末後,小穎告訴我她感到好多了,並感謝有這麼難得的機會,可以敞開心扉把多年來的委屈釋放。

過了兩天,我收到小穎的心得報告。經過她的同意,在此為大家分享,希望我們能從中得到一些體悟與學習。

…………

羅老師,我是昨天講座有分享自己經驗的小穎。

覺得很幸運可以在老師的講座分享自己的經驗,我聽過了3場老師的講座,聽過老師幫別人安撫內在受傷小孩,被安撫的人都會流眼淚。

昨天一閉上眼睛,就想到小時候那次明明是被同學欺負、拿了板擦砸到同學身上,卻被老師打電話回家,內心很多委屈很想解釋,很希望爸爸媽媽的同理,很希望可以有人安慰那個被欺負的我,但卻仍是被爸爸媽媽說是自己不對。很生氣又很難過,想起自己關在房間裡面躲在被子裡哭的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自從生了孩子之後,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讓孩子跟我小時候一樣,所以我看了老師的書,也看了很多專家的文章,做了很多筆記,希望可以記住每一個教養的技巧,但我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的那塊陰影。

我覺得老師說的很對,等到生了孩子,因為愛孩子,所以願意原諒、願意擁抱過去的那個自己,也願意釋懷。

我其實覺得我自己蠻糟糕的,雖然看了很多教養的文章和書,每次看到一些說的父母如果對孩子負面的行為會造成孩子一些負向人格之類的,我都會在腦袋想著「對,我媽之前就是這樣,所以我才會這樣」... 每次看文章看書聽講座,都是一直把過去的事出來比較,然後一直告訴自己不要這樣。

我其實很清楚小時候的事對我來說是一個陰影,但我從來沒有去面對那個陰影、處理那個情緒,我只是一直在怪那個陰影、怪我的家人造成我的負向人格,然後每次我在跟我媽聊天的時候,講到一些教養議題,我就開始會有很大的情緒。

昨天我接納也擁抱了那個在房間哭泣的我,我願意擦乾眼淚站起來,告訴自己我值得被愛,值得被原諒...

我不再怪我的家人,因為以前他們這樣做是希望我在學校能夠表現的好,我知道媽媽可能說話的方式不小心讓我受傷了,媽媽可能在那些事情發生的當下,因為被情緒困住了,沒有出口,所以在情緒下處理了事情,讓我在當下很受傷。這些我媽媽他一定都不知道,因為人在情緒的當下,可能會做自己沒辦法控制、或是事後想起來會很後悔的事。

以前我跟我媽媽關係不太好,每次吵架都是大吵,然後我媽媽很喜歡講不好聽的話(我寧願沒生你這個女兒、或是再也不要見到你... 之類的話)都會讓我超級難過,但我媽沒有生氣沒有情緒的時候,又是個很好的媽媽,會跟我們聊天了得很開心。

自從生小孩之後,因為我需要上班,孩子托嬰下課都是我媽媽在幫忙接送,他都很用心在幫我帶孩子,會陪他看書玩玩具之類的。我很感謝他,但我內心的陰影一直影響我,所以只要聊到教養的問題,我們就會搞的很不開心。可能我真的太害怕了,所以一直想要要求我媽改變。

但現在想想,我媽怎麼可能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孫子,媽媽其實是幫我帶孩子,不是幫我教孩子,教孩子的責任應該是我,我沒有必要一直去糾結在小時候的那些事。(請替小穎鼓掌)

昨天說出來真的好很多,今天我面對我媽媽的時候,我的心是平靜的,雖然目前我們還沒有像之前聊到教養的問題,但我相信如果有那麼一天,我也會安定的面對,而不是帶著以前的陰影產生了不必要的情緒讓大家都不開心。(內心陰影被光明照亮後,看到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真的很謝謝老師幫助我,不是只是幫助我在未來教養的路越來越有方向,也安撫了我最在意一直卡在內心的過去。

………….

之後,我回覆她:

小穎你好我是羅老師。

耐心地看完你的信,很欣慰從你的內容裡,看到與你對話後內心的轉變。

敘述能帶來療癒,昨晚與你的對話,你把隱藏在內心多年的委屈釋放出來了;你也找到小時候那受傷的自己,並滋養療癒了她。

這份愛,也開始轉換你現在看待自己與母親的眼光。你不再怪你的家人,因為你知道他們其實也是出於對你的愛與期待,才會在情緒時無意中傷害了你,你用愛接納了當時的自己,因此也用愛接納了他們。

於是,你再次看到母親愛你的一面,與你有連結的那一面,更加滋養了你的心靈。所以你現在看到媽媽,內心比之前安頓了。

你內心本有著愛,透過一些引導,你用這份愛療癒了你內心的傷痛,讓你得以用嶄新的眼光,來看待世界。

我為你喝采。

這是非常美好的故事,謝謝你與我分享。

請繼續好好關愛自己。
................

再多的苦難,也有機會轉為生命的正向資源。

端看我們能否找到它、處理它、放下它。🧡

#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羅寶鴻正向教養工作坊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Tags:

About author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0~3歲、3~6歲認證專業導師,有近20年幼兒教育經驗,在台灣北、中、南等地區舉行過數百場演講、家長講座、及師資訓練課程。多年來在幼兒教育的耕耘獲得許多家長的信賴,面對家長教養煩惱的諮詢,以最親切又專業的態度回覆,其堅定而溫和的文字,總是能療癒每個因為教養而焦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著作: 1.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榮獲2020年金石堂親子教養書藉年度暢銷榜第一名 -榮獲2020年博客來親子教養書藉年度暢銷榜第二名 2. 【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
羅寶鴻老師 - "For the Love of the Child."
View all posts